![]() 法国可以判刑,但不能去德国抓人;德国可以让他在法国受刑,但不允许法国来本地领人。 E君今天要说的电影,就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不酷不爽,却绝望真实的制裁手段,而它,来自另一个走投无路的“江歌母亲”—— 1982年7月9日,法国人邦贝奇接到了前去继父家中度假的14岁女儿卡琳卡的死讯。 第一,女儿手臂右下方有注射痕迹,但继父解释此为卡琳卡因为爱美而主动要求打的补铁剂。 科拜因为强暴女病患而被多人告上法庭,手段和当初用在卡琳卡身上的如出一辙。 他真正要做的不是满足私人复仇欲,而是以女儿的名义制裁凶手。正是因为冠上女儿之名,惩罚方式才显得尤为重要。 卡琳卡死于一种“门德尔松综合症”,因为受到惊吓或者陷入昏迷而无法呼吸致死。 在这个没有“法外制裁”的超级英雄的世界,江歌的母亲,何时才能迎来这一面? 从来不因为对手强大而害怕的男人,因为感受到了女儿死前的痛苦,陷入了短暂的脆弱。 结尾的部分,邦贝奇仿佛回到送女儿登机时见的最后一面,而这个场景,恐怕只有他在死去的女儿面前获得了真正的“心安理得”,才会出现。 影片从案件发生到邦贝奇的追凶,都没有过多煽情的部分,采取的是一种客观记录式的拍摄基调。 影视剧里,替我们出了这口恶气的“法外制裁”桥段屡试不爽,但回归现实后,结局依然不尽人意。 尤其是运出卡琳卡遗体,开棺再度进行尸检后,发现她的内外生殖器官在第一次尸检时就被全部摘取。 但在目前的15年里,周围的人都步履不停,只有邦贝奇的人生停在了1982年。 失去至亲,没有癫狂已是幸事,多数人做到的也不过是如邦贝奇前妻一样,由于悲痛而无法直面真相。 不是每个受害者家属,都可以满足看客对于影视剧中潇洒的“法外制裁者”等角色的设想,即使片中的邦贝奇已经有了超乎常人的冷静,也曾在屡次失败后陷入崩溃和癫狂。 在此之前,公众看到的是一个想尽各种办法让凶手获得死刑,情绪逐渐走向崩溃的江歌母亲。 作为未成年女性,在失去意识的状态下被发现尸体后,首先要做的竟然不是仔细检查是否有性行为。 作为一个手无寸铁的普通人,最终只能依靠法律复仇,而一旦法律服从于政治时,不是其他影片中“超级英雄”,“法外制裁者”的他,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? 第二,继父在发现昏迷的卡琳卡后,连续为其注射了兴奋剂,强心剂和降血压剂。 |